驻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刘金霞 许伟 房满地
她用一双温暖的手,护佑着孩子们健康成长;她用一颗赤诚的心,滋润着学子们明德向善;她用润物无声的爱,点亮乡村留守儿童希望之光。呕心沥血,以德树人,她被万千学子亲切地称呼为“校长妈妈”;至善至诚,推己及人,她是老师心目中的“校长姐姐”;而她却笑称自己是“麦田里的守望者”,守护着一批又一批“麦苗”开花结果。她就是“中国好人”、平舆县射桥镇第一小学(明德小学)的校长越玉环。明德小学建校16年来,越玉环把1700多名即将辍学的留守儿童先后培养成为大学生,其中100多人考上了名牌大学,30多人考上研究生,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无一人有不良记录。
——题记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一场清明雨后,天中大地春和景明,草木葱茏。
4月7日,驱车行进在平舆县射桥镇的乡村道路,无垠的绿意将乡村和麦田相连,牵引着记者的目光向坐落在小镇旁的那所小学聚焦。红楼耸立,绿树合围,周边是一块块葱绿的麦田,一片片油菜花在田野间开得金黄灿烂,射桥镇明德小学就这样出现在面前。在明德小学旁边,一棵棵幼嫩的桃李青果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悄悄长大,静静地隐在枝叶之间。春风化雨育桃李,润物无声洒春晖。再过不久,在大自然神奇之手的推动下,绿色的麦田将变为金黄,广袤的中原大地将上演丰收的赞歌。
当日周五,正赶上明德小学孩子们轮休的日子,原本书声琅琅的校园显得空荡而安静。身着红色的毛呢大衣,明德小学校长越玉环笑意盈盈地迎了上来。
红衣、笑脸、宁静的校园,在春风暖阳中,在拔节吐穗的麦苗发出的香甜气息中,乡村留守儿童眼中的“校长妈妈”“麦田里的守望者”越玉环的形象,定格在了记者的心中。
谈及办学初期的艰辛与困难,以及与孩子们在一起时的幸福与满足,越玉环在激动和感慨的同时,双眼忍不住流出热泪,一次又一次,怎么也止不住。
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拳拳真心、一颗倾情关爱乡村留守儿童的滚烫热心,艰辛与大爱、泪水与欢歌、幸福与感动,越玉环创立明德小学所经历的故事,在她和周围人的缓缓讲述中逐渐立体生动起来。
初心与守望
热心与韧劲似乎是越玉环与生俱有的天性,她见不得身边的人受苦,尤其是花儿一般的乡村留守儿童。
越玉环19岁就在镇上的新华书店上班。当时城乡交通还不够便利,射桥镇又地处偏僻,南距县城21公里,北接上蔡县,东邻周口市项城,县城往返一趟需要大半天时间。每到放学或星期天的时间,很多孩子会来书店看书,由于经济条件差,却没钱买书,看着孩子们对图书恋恋不舍的神情,越玉环就让他们把书拿走,然后自己再悄悄地垫付上,有时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垫。
那时,乡村孩子去县城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,已成风气。越玉环平常待人和蔼可亲,很多孩子把新华书店当作上学和回家途中的“周转站”。下雨了来书店避避雨,放学后如果家里没人就来这里看会儿书,越玉环经常会给孩子们准备点吃的东西。后来,越玉环了解到,这些在县城走读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,父母远在外地打工,都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。
20世纪90年代,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进入高潮,很多家长选择外出打工挣钱,乡村留守儿童激增。还有一些孩子父母离异,他们有的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父母。亲情的缺失、家庭教育的缺位,让这些年幼的孩子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重负,许多留守儿童出现学习不好、违纪违法等不良行为,有的甚至早早辍学。
“爷爷奶奶那辈人是从苦日子熬出来的,不太重视教育,孩子想买书常常会遭到拒绝,认为还不如买个馒头填饱肚子。很多留守的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,打架、旷课、逃学去游戏厅等现象非常普遍,老人在深夜寻找孩子的叫喊声让人揪心。”越玉环深有感触地说。
小麦从一粒种子长成挺拔翠绿的麦苗,再到结出饱满麦子的麦穗,其间需要农民辛勤的耕耘和管护,拔草、施肥、除病害,每一步都必不可少。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也一样,童年留下的教育和心理问题就像小麦遭遇病虫害一样,影响着健康成长和收获,会成为孩子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阴影。
“我要做‘麦田里的守望者’,守护乡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。”越玉环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在镇上办一所高质量寄宿制小学,给农村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,重点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问题,让孩子们在学校享受到‘妈妈一样的爱’,为乡村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。
“人的一生,总是在寻找一种平衡,忠贞的人,永远会得到忠贞;勇敢的人,最后也是用勇敢来结束。”初心笃定,历久弥新。从此,为了这份初心使命,16年间,越玉环不停奔赴一场场灵魂之约,用师者真心引航每一个迷茫的心灵,用慈母真爱守护一颗颗纯洁的童心,用一盏心灯点亮另一盏心灯。她把1700多名即将辍学的留守儿童先后培养成为大学生,其中100多人考上了名牌大学,30多人考上研究生,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无一人有不良记录。
一次次的春风化雨,一场场的亲情接力,越玉环成为万千学子心目中可亲可敬的“校长妈妈”,射桥镇明德小学也成为留守孩子的温馨港湾,成了当地乡村教育教学的一张名片,一些周边县域的孩子也慕名而来,明德小学的学生由成立之初的20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2000多人。
创业和感动
想要创办一所学校,“言之易,行之难”。
那段时间,越玉环犹如魔怔了一样,脑海中不时闪现一幕幕乡村孩子艰难求学的场景,建学校的念头在心中愈发坚定。丈夫见她意志坚决,只好答应跟她一起想办法。
跑资金、学经验、建校舍、引师资……然而,现实往往比想象中艰难很多。为了筹集资金,她四处奔走,借遍了所有的亲戚和朋友,甚至变卖了自己在县城唯一的住房……就这样,2006年,学校破土动工,为加快工期、节省开支,越玉环和爱人每天吃住在工地,搬砖、和水泥、打地坪都是亲自动手,经过多方努力,留守儿童寄宿学校终于撑起来了。
2007年7月,明德小学正式建立。新学校招生是个大问题。为了聘请一个好的教师,为了说服一个学生到学校学习,越玉环和爱人东奔西走,风里来雨里去,走遍了乡镇村委的角角落落。在夫妻二人的努力及政府部门的支持下,明德小学终于在2007年9月迎来了180名新生、18名老师,其中有20多名孩子是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留守儿童,越玉环免去了他们的一切费用。
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越玉环说,“学校取名‘明德’,就是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明德向善,力争上游,尽己所能做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。”
说起办学之初的困难,越玉环的眼泪不由地掉了下来,但她没有抱怨,只是简单地说了个“难”。为了帮她建学校,与母亲从小患难与共的舅舅拿出了全部积蓄,学校建好后,又义务干起了校工,看大门、打扫卫生,总是尽己所能地分担越玉环的负担,最后却在校门口因车祸离世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世间一切,都是遇见。冷遇见暖,就有了雨;冬遇见春,有了岁月;天遇见地,有了永恒;人遇见人,有了生命。越玉环说:“在生命最重要的阶段,她遇见一个个善良的人,遇见一个个花儿一般的孩子,她的生命就有了别样的色彩,感动和感恩的心无时无刻不在蓬勃跳动着动人的旋律。”
提及亲友的支持,越玉环感慨之余向记者讲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。
2000年,越玉环还在新华书店工作的时候,有个女孩经常去书店翻看《现代汉语词典》。一天,这个女孩来到柜台前,小声嗫嚅:“阿姨,我想要这本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但是我现在没有钱,等我攒够了钱再来还你行吗?”越玉环想都没想,说:“行,你把书拿走吧,钱的事你不用担心!”女孩走后,越玉环自掏腰包把钱垫上了。令人没想到的是,一个月后,这个女孩又回来了,她拿着用报纸包好的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带着哭腔说:“阿姨,这书太贵了,我的钱怎么也攒不够,对不起!”没等越玉环说话,她就飞快地跑走了。这个女孩叫王排英。
善良的种子一旦种下,就会开出美丽的花儿。办学之初,学校师资匮乏,越玉环几乎都想放弃,就在紧要关头,一位老师来应聘。而这个人,竟然就是当年那个买不起《现代汉语辞典》的小女孩王排英。她对越玉环说:“当我听说这所学校是你办的时候,我就决定等我毕业了一定要来帮你,报答你当年的善意。”王排英到校之后,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,硬是把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的班级带到及格率100%,学生家长没有一个不称赞她的。
为了解决师资缺乏的难题,越玉环广招老师,只要符合条件,不管付出多少代价,都会竭尽全力把老师请回来。2009年冬天,家在上蔡县的一名老师抛出了橄榄枝,越玉环惊喜万分,不顾外面下着雪,当即和丈夫开车去上蔡和老师面谈。没想到途中雪越下越大,路面打滑得厉害,每前行一公里都冒着巨大的危险,当越玉环和丈夫紧赶慢赶地出现在老师家时已是半夜。看着眼前惊魂未定的夫妻俩,本来还在犹豫的老师,还没等越玉环开口就同意跟她到校工作。
回忆办校之初的遭遇,越玉环忍不住又湿润了双眼。
奉献与收获
勇敢的人,不是不落泪的人,而是含着泪水继续奔跑的人。
自从建校起,越玉环就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,留守儿童成了越玉环生活的全部。她说,有爱的地方才是家,要想让孩子们有家的归属感,就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。
“教育的本质,是爱;每一个孩子,都需要被爱;每一个老师,都要懂得去爱;教育的爱,更要双向奔赴,只有这样,我们的教育才有未来。”越玉环说,“教育是一辈子的良心工程。作为教师必须用心、用情、用智慧去传授知识、教育孩子,做到尽心、尽力、尽职、尽责,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知。”
为了让留守孩子与父母交流,从2007年开始,校园里“亲情电话”开通至今,有10万多个电话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。无论白天再忙再累,夜晚越玉环的手机从不关机,生怕接不到家长半夜打来的电话,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到上百个电话,手机热得发烫。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爱,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,并影响着自己的一言一行。
陪伴,意味着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,那就是时间。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事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到最后陪伴就成了一种习惯。对越玉环而言,与乡村留守儿童约定好的相逢,就是要自觉自愿付出自己全部的爱与时间,守护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健康成长!
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,而越玉环也是幸福的!
“刚开始孩子们对我也是怯生生的。”说到办学之初的情形,越玉环潸然泪下,“一天晚上,我去学生寝室陪床,躺在床上时,明显感觉到身边的孩子不敢伸腿,我就跟孩子说,‘你的脚真凉,伸我怀里来,我给你暖暖。’”说到这时,越玉环的语气里满是心疼,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。
“以真心换真心,孩子是最懂得感恩的。他认可了学校,在校园里找到了安全感和幸福感,就会在学习行动上努力上进。”越玉环说。
一个好校长往往意味着一所好学校!她站在那里,用师者大爱去温暖每一颗纯真的童心,去点亮每一个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灯,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,守护着一批又一批“麦苗”开花结果。在受教育的最佳阶段,遇到教育中真正的园丁,遇到那些改变他们一生的指路明灯,明德小学的孩子们何其幸运!
学校有个叫梦梦的女生,由于父母离异,性格孤僻,与人沟通交流有障碍。越玉环坚持每周至少与梦梦谈两次心,对她进行心理疏导,还专门为她策划了一期“感受家庭温暖,感受学校温暖”的主题班会,并叮嘱班主任老师对梦梦多观察、多表扬,培养她的自信心。后来,梦梦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县重点中学。
2014年秋,学校有位叫麻港帅的同学,刚开学一个月就要退学。越玉环走访后得知,原来麻港帅的哥哥长年有病,母亲得脑瘤突然去世,父亲脊椎炎长年不能劳动,家中无经济来源,面临着辍学的困境。越玉环免去了麻港帅的一切费用,并且让他免费在校吃住。麻港帅的爸爸来到学校拉着越玉环的手泪流满面,不顾越玉环的劝阻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。越玉环掉泪了,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。
有个上蔡籍的学生叫艳娜,有智力障碍。刚来学校时,艳娜经常跑到垃圾堆里捡东西吃,还到处乱跑,越玉环就把更多的爱给了这名特殊的学生,对她嘘寒问暖,孩子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位“校长妈妈”,并习惯了学校的生活。艳娜从家里回学校时,奶奶给她带一些零食,她自己舍不得吃,却装在衣兜里要送给越老师尝尝。3年过去了,艳娜要跟着父母回老家了,临走时,艳娜偷偷躲在教室里流眼泪,她舍不得离开“校长妈妈”。
像这样的家庭贫困孩子还有很多:父亲拄着双拐,母亲精神障碍,跟着80多岁高龄奶奶生活的宇波;父亲去世、母亲改嫁,跟着体弱多病的奶奶生活的小井等,对于这些孩子,越玉环不仅免去费用,还对他们生活上照顾、学习上关注、心理上沟通。
对学校里的孤儿,越玉环更是牵挂,每逢换季,她都会抽出时间,带他们去商场买新衣服、新鞋子。平时,这些孩子该理发了、该换洗衣服了,她也都记在心上,亲自或安排生活老师帮他们打理。过生日是孩子们眼里的大事儿,得知哪个孩子要过生日了,只要在学校她都会亲自参加,都会送一份生日礼物,写上祝福、鼓励的话……“校长妈妈”的名字就这样被孩子们叫着,被家长们传着,直到今天。
越玉环说:“孩子们这一声声的‘校长妈妈’,是对我的情感认同,更是对我的激励和鞭策。”从建校起,学校的学生每年都在增加,每个寒暑假期,学校都在扩建、改建。一年365天,越玉环除了学习开会几乎没离开过学校,正是由于学校的精心管理,那些在外地读书的孩子纷纷转回明德小学,学生也由最初的180名发展到现在的2200多名,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800多人。
多年来,越玉环把全部的爱倾注于每个师生,更像大姐姐一样关心每个青年教师的学习、生活和工作,使每个教师都能勤勉敬业、爱校如家,教师队伍保持稳定,明德小学的教师从最初的9名发展到现在的120多名。
“我经常给学校的老师交代,不管有什么问题或者困难都来找我,你们只负责安心教学。”越玉环说,“我对他们好,他们也会把这份爱传递给孩子们。”
如今,明德小学每年毕业班学生60%以上被县重点初中录取,小升初升学率、巩固率始终保持100%。明德小学已成为其他中学的定点招生学校,升学率居全县乡镇小学第一。
良知与赞歌
学校开办起来时,亲戚们都劝越玉环开个小卖铺缓解一下还款压力,也有很多承包商找到越玉环出高价谈合作,但是都被越玉环断然拒绝。
她不仅禁止在校园内设置小商店,就连校门口摆摊设点也不允许。为此,她不惜得罪很多人。越玉环的一个亲戚给她拿30万元钱想在学校开个小商店,还承诺每年交30万元给学校,也被越玉环“无情”谢绝。
学校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,越玉环免不了要向亲戚朋友们借钱。每次去借钱,他们都要数落越玉环,说学校2000多学生,要是在学校里面开个小卖部,一年轻轻松松地能挣几十万元钱,还用得着向亲戚朋友们借钱吗?
如今,明德小学的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。“有的孩子原来有买零食的坏习惯,爱乱花钱,就读明德小学后,也不乱花钱了,家长给了零花钱又还给了家长。”越玉环说。
为了让孩子们吃上安全放心的饭菜,学校不搞食堂承包,在伙食质量和食堂卫生标准上都严格要求。越玉环坚持每天凌晨都早早地起床,去菜市场买回新鲜水灵的蔬菜,肉类每日都经过检疫机关的严格检测,保证让孩子们每顿饭都吃得安全可口、营养全面。学校师生均在同一食堂用餐,并建立了行政陪餐、班主任陪餐等制度。
为了便于和孩子们沟通交流,越玉环在校园里安装了校长信箱,孩子们不好意思和她当面沟通的可以写信。16年来,越玉环收到2300多封信件,有时信箱里还会有孩子们给她送的面包、牛奶、糖果等。
“有的孩子活泼,有啥都直接给你说,但是有的孩子比较内向,我就想着开设一个校长信箱,想让所有孩子的声音都能表达出来。”越玉环打开办公柜子,找出了一个被塞得鼓鼓囊囊的文件袋,倒出来了一堆手写信,其中夹杂着花花绿绿的画,摆满了一个长条桌,上面稚嫩的字迹和可爱的图画打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。
“学校是我第二个家,您是我的第二个母亲,我是多么喜欢您。”
“您给留守儿童一个快乐、美好的童年。”
“我本来什么也不懂,是您教会了我知识和感恩。”
“有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给您打招呼,您笑了笑也向我问好,在那个笑容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亲生妈妈。”
……
千言万语都是孩子们对越玉环赤诚而热烈的爱。
在这众多信件中,越玉环特别提到一个孩子。
2018年,越玉环在校长信箱里发现了一个皱巴巴的纸团,拿出来一看里面有一支口红,纸上写着:“校长妈妈,我喜欢你涂口红的样子,非常像我妈妈。”在接下来的周一升旗仪式上,越玉环隆重地涂上了这个孩子送来的口红,并说:“你们有什么话可以直接找我说,也可以写信给我,校长信箱永远为你们开放。”这番话引燃了孩子们的热情,孩子们欢呼起来,一双双充满期待与激动的眼睛里泪光闪闪。那一刻,越玉环感到:“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会在孩子们人生的画布上涂抹下爱的阳光。”
而种在孩子心间的爱的种子是会发芽的。2021年春节期间,为了改善校园硬件设施,越玉环仍在学校工作,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女孩的声音:“越妈妈,您还记得我吗?”越玉环转过身去,凝神片刻,女孩上前一步,郑重地递给她了一支口红,然后紧紧地抱着了越玉环。那一刻,泪水模糊了两人的双眼。
眼泪是无色的,但它分明又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!
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和散学典礼上,越玉环都会给每个孩子送去一本笔记本,让孩子们记录下身边发生的美好事情,引导孩子们去发现美,感恩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。当学校举办各类演出活动和比赛时,她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上台展示自己,一个都不掉队,这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勇气,又提升了孩子们的自信心。
在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下,明德小学的孩子们人人讲文明、有礼貌、懂感恩、乐助人、求上进。每逢过节,孩子们都会制作精美的贺卡,写上内心深处最美好的祝愿送给老师和他们最爱的“校长妈妈”。每每下课或者放学,越玉环的办公室里总是挤满了孩子。孩子们向他们的“校长妈妈”一边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趣事,一边问候着“校长妈妈”,捶捶背、捏捏肩,用他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“校长妈妈”的爱意。每一声“校长妈妈”都令她倍感温暖,也更加燃起她鼓足勇气在基层教育的广阔天地辛勤耕耘。
真情与坚守
何谓“好的教育”?
教育学家曾给出答案: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
越玉环深以为然!
把学校办成孩子们温馨的家园,让乡村的孩子享受城市孩子同等质量的教育是越玉环的梦想。从事教育工作16年间,越玉环听到很多家长伤心的哭声,看到过太多家长在谈到孩子教育时那张无奈又无助的面容,也看到过不少孩子在面对自己父母时无奈、愤怒和恐惧的表情。越玉环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。
“心理健康是第一位的,如果心理出了问题,我们就不要再期望孩子会考多少分,排在多少名。”越玉环说,为此,在2016年,越玉环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。
在越玉环的带动下,明德小学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,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,开办了家长学校、成立家庭教育空中课堂,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们通过网络开展家庭教育讲座,帮助家长转变观念,提升教育素养。
总有一段文字,影响生命的成长,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,留下抹不去的痕迹。越玉环在众多花一般的孩子心中,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爱!
2018年的一天夜里,越玉环接到一条好友申请:“校长妈妈,我是小文(化名),是您以前的学生,我想和您说说话。”越玉环看到后立刻拨打语音通话,问清事情的缘由,极力安抚情绪失控的小文。原来小文和母亲起了矛盾,当晚欲寻短见,是越玉环的极力开导,才避免了一场家庭悲剧的发生。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,越玉环几乎每晚都和小文通电话,帮他走出了那段阴暗的时光。为了让小文感受到更多的关爱,每年的生日越玉环都会给小文发红包并送上祝福,把善良感恩的种子深深地种在了小文的心中。
2021年高考结束后的一天,小文骑着脚踏三轮车从上蔡跑了好几个小时来到明德小学。他为越玉环带来了一盒眼药水、一把精致的木梳子和一包玫瑰花茶。“校长妈妈,我每年都收到了您像妈妈般的祝福,希望您永远年轻健康!”看着面前风尘仆仆、汗流浃背的少年,那一刻,越玉环再次泪流满面。后来,在越玉环的鼓励下,小文投身军营,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,并考上了军校。
为帮助更多的孩子解决心理问题。越玉环的办公室门口挂起了心理咨询室的牌子,孩子们哪里不舒服了随时可以来找越玉环倾诉。这让本来就忙碌的越玉环更加繁忙,但是她却一点都不觉得辛苦。多年来,越玉环开导帮助的孩子不计其数,看到孩子的心理问题解决了,越玉环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无与伦比。
学校有一个叫马子聪的乡村留守孩子,调皮顽劣,奶奶管不了,老师管不住,多次犯错误,学校老师一致要求开除,但越玉环说什么也不同意。为了打开马子聪的心结,越玉环与他的父母通电话,到家里家访,一次次地面对面沟通,终于让孩子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,从此像换了一个人一样重新投入学习生活。马子聪的奶奶流着泪到学校感谢的那天,越玉环却因连日的操劳累倒在学校大会的会台上。憨厚朴实的乡里娃喊出“校长妈妈”后,禁不住哭成一片……
“身为教育工作者,一句话一个祝福可能就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,也可能挽救一个破碎的家庭。”越玉环说,师道尊严,莫过于此。
“爱是双向奔赴的,尤其是教育的爱。”越玉环带着学生在学校开展感恩教育,鼓励学生在家主动为父母做事、给父母写信,在亲子关系中搭建起了一座桥梁,不仅解决了家长最为头疼的问题,而且在孩子们的心间播撒了爱的种子。
越玉环十几年如一日,在明德小学深情守护着一茬又一茬乡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,先后被授予“天中最美母亲”“驻马店市道德模范”“感动天中十大人物”“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”等荣誉称号,并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但这些荣誉都比不上万千学子众口铄金的“校长妈妈”,这个深情的称呼。
“草木会发芽,孩子会长大,岁月的列车,不为谁停下……”岁月更替,四季轮回,麦田守望者的故事还在续写。